微软多地数据中心项目踩刹车,AI算力泡沫要“爆”了吗? · 科技

Thomas 301 0

4月3日,据媒体报道,微软已在全球多个地区暂停或推迟数据中心项目,涉及印度尼西亚、英国、澳大利亚,以及美国本土的伊利诺伊州、北达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地。这些项目或停止谈判,或延迟开发。微软虽承认计划调整,强调战略灵活性,但并未透露受影响项目的具体细节。

或受此消息影响,当地时间4月2日美股盘前,微软股价下跌近2.5%。

长期以来,微软在AI数据中心布局上不遗余力。2024年,微软曾计划在2025财年投入800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,为AI业务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此前,其数据中心遍布全球,在满足在线服务需求,推动云计算、AI等业务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
而如今,微软主动放缓了投建步伐。投资银行TD Cowen发布报告称,微软已取消在北美和欧洲涉及2GW电力的多个数据中心建设项目。

对此,有观点认为,AI服务器集群供应过剩是主因。TD Cowen分析师通过渠道调查发现,微软数据中心租赁的取消和延期情况较为普遍,不仅在美国,欧洲市场亦是如此。随着OpenAI等公司对算力需求的变化,微软此前激进的算力扩张策略亟需修正。例如,OpenAI正越来越多地寻求直接从第三方获取数据中心容量,与即将IPO的CoreWeave达成的交易便是例证。这使得微软部分数据中心项目显得多余。

另一种观点则指出,微软现有数据中心在设计上可能已无法满足新一代GPU及大型服务器集群对冷却系统、电力供应的严苛要求,暂停现有项目,是为了集中资源建设适配高端AI硬件的新一代基础设施。

微软之外,众多大型科技公司在AI数据中心领域均大力加码。OpenAI、软银和甲骨文此前联合宣布了 “星际之门” 计划,欲在未来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,用于在美国境内建设新一代AI基础设施。谷歌、Meta等巨头也在不断投入资源建设数据中心,以满足自身AI业务及云服务客户的需求。

与此同时,市场上对于AI算力是否过度投入的质疑声渐起。投行巴克莱发布研报称,2025年全球AI算力可支持15亿-220亿个AI代理,足以满足美国和欧盟的绝大部分需求。

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也警告,美国厂商的AI数据中心建设可能正在形成泡沫,全球科技巨头数千亿美元的AI投资规模令人担忧,许多项目在建设时并没有明确的客户。

若AI算力泡沫真的存在,对于行业而言,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,大量资金投入到过剩的基础设施建设中,而无法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同时,也可能引发行业洗牌,实力较弱的企业或项目因无法承受泡沫破裂带来的冲击而被淘汰。

微软此次暂停多地数据中心项目,或许只是一个开端,不排除后续其他科技公司继续跟进调整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